乡村振兴里的“体育力量”

2023-08-08 11:01:47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赶猪跑”“蒙眼敲锣”“袋鼠跳”“踢毽子”……一个个趣味比赛项目在一处农家小院上演;一阵阵喝彩声中,手持“赶猪棍”对着圆溜溜的篮球又赶又推的村民,从众人眼前一闪而过……近日,一场趣味运动会正在湖南武陵山区深处的小山村举行,大山里传出了村民们的欢声笑语。

2021年5月入驻湖南省慈利县高峰土家族乡南井村以来,湖南体育职业学院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发挥自身特长优势,助力当地乡村振兴。“基础动作”扎实,“自选动作”亮眼,为这个曾经闭塞的小山村吹来一股“最炫体育风”。


(相关资料图)

南井村农家书屋。人民网 彭应兵摄

全面“体检”:知民情才能疏民困

踏入南井村,工作队先给村子来个“健康检查”,摸清情况、找到问题,才能制定有针对性地发展方案。

田间地头查民情,屋场会议通民意。召开各村组屋场会议、查看数据资料,走进田间地头、农户家中现场访谈,湖南体育职业学院驻村工作队入驻不久就走遍全村14个村民小组。

“地大没有路,山清没有水”村民口中的调侃,却是现实的短板。曾经的南井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水资源匮乏。南井村8组至10组连接鸳鸯池村1100米的产业路是条简易路,破损不堪,泥泞坑洼,农产品外运困难。武陵山片区喀斯特地貌显著,溶洞、天坑、地缝、峡谷、峰丛众多,造就一片片自然美景的同时,地下水储水困难也给当地带来水资源匮乏的难题。

工作队对南井村急盼难愁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梳理,拟定工作计划,开始结合院校特长着手解决南井村发展难题。

有的放矢:发挥院校特长助振兴

连续三年,湖南体育职业学院全体党委成员专程来到南井村召开帮扶现场办公会,与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一道为山村发展解难题。

2021年,村集体开始建设水果+花卉产业园,面积100亩。为解决前三年建设期产出少的问题,产业园内开始套种棉花,此外还进行辣椒和玉竹种植,保障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性。此外,蓄水池修建工程、联村公路硬化工程,纷纷提上日程。

水果花卉产业园。人民网 彭应兵摄

产业经济徐徐图之,院校独有的人才活力则是乡村振兴看得着的现实优势。大学课堂搬到山村里,南井村成为了湖南体育职业学院的“实践教室”。学院暑期三下乡活动已连续三年选点南井村。体育保健是湖南体育职业学院的特色专业,针灸、拔罐、推拿,劳作过后的村民有了放松休闲的好方式。

“我们想体验都排不上队”,南井村村支书苏陵福望着陆续前来理疗保健的人们说:“不止南井村,附近村镇都有人上门来体验。”

不仅送健康,大学生们下乡也给老龄人口、留守儿童居多的山村送来了活力。针对乡村孩子开设的暑期体育兴趣班,已经连续开设三年。从最开始的观望到后来的积极参与,村民们的认可度随着学生们一届接一届的付出不断增强。

“最初学生们给村里小孩开办体育兴趣班,村民们积极性不高,后来大家都开始主动打听兴趣班什么时候开始。”南井村村支书苏陵福介绍道。

如今南井村百亩水果产业园初具规模;8个蓄水池蓄水量达12000立方米;长1.1公里宽6米的联村公路全部硬化;新建的农业产业服务综合中心明亮整洁;标准化篮球场安全可靠,驻村工作队交出了亮眼成绩单。

南井村新修产业路。王昕摄

赛场内外:乡村振兴进行时

一棒接着一棒传,2023年5月,湖南体育职业学院第二轮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进驻南井村。入驻不到三个月,第二轮工作队再次走遍全村。在新工作队发动下,如今南井村有了属于自己的趣味运动会。

“开趣味运动会既是凝聚乡情,也是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好举措”,南井村男女老少齐上阵,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运动会,在标准化篮球场上开赛。

赛场之外,驻村工作队队长王昕正在盘算着南井村又一年的发展规划。蓄水池抗击去年旱情起了大作用,但数量不够缺水问题依然严重;其他道路仍然需要继续硬化;为保证夜间出行安全路灯亮化应该提上日程;农业专家建议修建冷链冷库让农产品错峰上市卖个好价钱……千头万绪的工作,盘亘在工作队的案头。

“今年南井村计划推进四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水池建设、产业路建设、亮化路灯建设、冷库冷链建设……”八月,在南井村召开的工作汇报会上,千丝万缕的工作化简成一份不到两千字的计划书摆放在会议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党建引领、文化振兴、返贫监测样样兼顾,字字扎实。

体育活动室。人民网 彭应兵摄

资金配套、人员支持、资源调动,一项项工作正在上级支持下陆续落地。南井村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全速前进,奋勇向前。

湖南体育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谭焱良表示,学院将继续加大扶持力度,补齐村内建设的短板弱项,发挥院校特长,以体育赋能乡村振兴,用体育丰富乡村文化,让体育的活力在乡村扎根落地。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 2021 北方早报网 版权所有,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50邮箱: 55 16 53 8@qq.com